懂得取舍 成就人生

日期:2024-03-02 来源:水溶性聚氨酯注浆液

  人生在世,无论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与家庭幸福,还是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兴衰荣辱,进退得失,皆与“取舍”相关。

  有道是:“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失去是一种痛苦,但却可能迎来新生。这如同大自然的法则:失去春天的葱绿,能收获丰硕的金秋;失去阳光的灿烂,能享受雨露的甘甜

  在人生一连串的取舍中,取是一种本事,而舍更显一种魅力。有能者善取,通悟者懂舍。取舍有道,张弛有度,能够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人的情感世界,从来就有“存在性判断”与“价值性判断”这样双重的取舍标准。所谓“情感取舍”,其实就是指人对行为对象的体验感知及基于这种感知进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人对情感的取舍,应当有利于行为的理性选择,不能放纵情感,无视既存的社会规则行事。

  因此,即使到了今天,先贤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历史责任感,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身养德之道,对个人情感取舍仍有积极的导向意义。

  一个人成就人生,最重要的包含事业有成与家庭幸福美满两方面。在情感取舍上,常有人倾向于前者,但事实上,家庭,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依托与获得前进动力的重要源泉之一,家庭是不是真的幸福美满才是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内容;只有对家庭有强烈责任心、对亲人饱含深厚情感的人,才有机会走向事业和家庭“双赢”之路。

  英国每日电讯就曾报道:欧洲国家的一些女性十分看重家庭幸福,许多人宁肯放弃收入较为稳定、丰厚的工作,专心经营家庭和谐美满的氛围。在她们眼里,“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且厌倦了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的生活方式。这种观念,借用诗人歌德说的话来表达,就是“不论是国王还是农夫,谁在家里找到了安乐,谁就是最幸福的”。

  作为以婚姻与血缘关系结合的基本社会单位,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与国家、民族、社会的稳定和谐及盛衰关系紧密。故而古人云:“齐家而后治国”、“欲治国者,先齐其家”。

  亲情浓郁,是所有和睦家庭同具的特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亲缘关系,提倡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追求夫妻“举案齐眉,相濡以沫”,讲究同辈“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对子女,则倾心呵护哺育

  遗憾的是,这样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如今正受到挑战。夫妻反目离异、老人孤独无助、子女忤逆不孝、家庭组织解体等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看,无不反映了人们情感取舍的倾斜。

  家庭的温馨和睦,要有爱情、亲情维系,也要有家人的彼此尊重、理解与宽容,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感情,如果不小心经营,“取”游戏人生而“舍”家庭责任,随时有可能亮出红灯。一位作家说:“如果说婚姻是河流的话,那么责任感便是这条河流的堤坝,没有责任的婚姻,必然如没有堤坝的河流一样,迟早会干涸甚至死亡。”

  面对生活中太多的诱惑,不少人(包括一些手执重权的官员)片面强调“人性回归”、“人格独立”,陷入情感取舍的陷阱,每每置法律、道德、责任于不顾;将夫妻多年的感情、彼此的奉献,对子女、父母应承担的抚育赡养责任等抛在九霄云外,任性纵欲,结果常常是新鲜感一过,矛盾再生。难怪有人感叹:“在一个堕落官员的背后,总有情感取舍的劣迹。”

  大凡因情感取舍越轨而引致夫妻离异,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当事者,而且会波及共同生活的亲属。比如: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因父母的离异产生孤独感,教育难免不被耽误;父母的晚年生活,也会因之备受挫伤等等。离婚率的非正常上升,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当然,对于情感确实已经破裂、无可弥合的丈夫妻子的关系,该舍还得要舍。这是体现对人性的尊重的理性取舍,与经受不住诱惑的非理智取舍,有本质区别。

  在“极左”思想主导的年代,“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公而忘我”等观念和信条,是社会对人生意义进行道德评判的主流思想。譬如,在工程项目施工、救灾抢险或科研攻关过程中,参与者父母生命垂危都不准告假探视。往往,这边任务完成,那边“已乘黄鹤去”,不知给多少人留下终生不可弥补的情感遗憾。至于文艺作品塑造的“高大全”人物,更犹如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上界神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许多人对待家庭和亲人的情感取舍,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轻视一些生活的“细枝末节”,以致个人在情感生活中造成某种无可挽回的缺憾,甚至在心中留下深深的苦痛之隐。笔者在多年前曾答应身边的慈母,陪她回老家省亲,可因自己每每以公务缠身为由而不能成行,使老人家在世时候惟有的平生一愿未能了却。如今忆及,懊悔之余,总是痛从心生

  也许,在一些仍持有“公而忘私”观念的人看来,当工作与家庭、亲情发生矛盾时,舍情为公是值得称道的行为;但,从人类情感取舍的价值判断,对当事人而言,却未必公平。曾有人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位女警察在丈夫出差后的某天晚上,为了去局里加班工作把年幼的女儿丢在了家里。等她半夜从单位归来,竟发现女儿独自蹲在家门口等候,使她不禁心生后怕。儿童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这是下一代人在成长期享有的一种权利,也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舐犊之情。做父母的忘却这一点,使孩子置身于某种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的环境中,对下一代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经济的腾飞,眼下,人们情感取舍上的观念在新的时代已有了新的变化和表现。譬如:在急速运转的经济“车轮”带动下,社会节奏空前加快,一些地方、单位和企业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并有意无意受到提倡和宣扬,员工照顾家庭、与家人共处的正常时间被极大剥夺,中青年人的“过劳死”现象日趋增多。

  在人的情感取舍的天平上,我们应当具备这样一种气度家庭与亲情远比一个商业谈判或商业晚宴重得多。记得有位叫爱德华伯曼的英国人在一篇《中国绅士还得练》的文章中,曾叙述他与一个上海商人的交往:“他有一次去意大利旅行归来,我以为他要回家与妻子团聚。然而,他并没有回家,而是从机场直接驱车赶往南京,出席一场商业晚宴。一位英国绅士是永远都不可能这么做的其实,绅士并不仅仅意味着为女士开门、埋单,而是时时尊重她们。”

  众所周知,经济建设、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不是为建设而建设、为发展而发展。我们诚然提倡爱岗敬业,但亲情与家庭对于个人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当工作迫切地需要时,个人能将亲人的疾痛或生死置之度外,无疑可钦可敬,不过,这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如果将这种应急状态下的情感取舍视为“天经地义”、“理当如此”,大力加以社会性的提倡,就是对人类情感天性的不尊重,走向了问题的极端。所以,很多专家呼吁,把节假日还给人们!

  与加班加点现象的泛滥几乎同时出现的另一社会现象是,近年来,一些人不惜花费巨资,在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将其送到大中城市甚至国外读书,而不论其天资禀赋如何。大中城市、发达国家的教育条件固然比基层、比国内要好,却并不代表可以把每个人都造就济世之才。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清代著名文学家、美食家袁权就曾在《随国食单》开篇写道:“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其实,父母的亲情关怀润物无声,是任何教育硬件条件都不能够比拟的最好成长环境。在国外,外国学生常对中国同学说:中国的小孩可怜,父母不爱,为了求学,小小年纪就必须忍受离开父母的痛苦。而我们的父母不会这么做,通常会选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是成才的前提。为人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能够理解,但若无法正确取舍培育方式,也可能事与愿违,反而不利于子女的性格养成、耽误了他们的前程。

  发展取舍最难做到位的,当数企业家如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战略定位,确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运营理念。纵观当今我国企业在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取舍得失,值得反思之处不少。

  表现之一,背离科学发展观与自然法则,采取“有水快流”、甚至“竭泽而渔”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利用,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谋取一方、一地或少数企业的局部利益或短期经济稳步的增长。

  此类行为屡禁不止,主观上,是决策者在短期利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握上缺乏战略远见;客观上,究其根源则是,上级对下级工作绩效的考核往往把经济增长作为第一指标,使得一些地方或企业在作发展的策略取舍时,形成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稳步的增长”思想及行为惯性,忽略或轻视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

  企业面对市场之间的竞争,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诚然需要获取短期效益。但当短期效益需求与长远发展需要产生矛盾时,以前者服从于后者无疑是符合经济规律及自然法则的正确取舍。

  这并非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取舍,归根到底,是关乎企业职能与管理责任的价值取舍。正如国际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短期最优化会构建合理的长远未来的说法,简直是彻底的谬论。”

  应当正视,在现阶段,由于人们对资源环境、特别是对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内在价值尚未完全认识,开发利用率不高,必然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及浪费。与日俱增的废弃物还将引发环境污染。因此,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在对发展路径作取舍决策时,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能因为追求单纯经济稳步的增长而任意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砸了子孙后代的“饭碗”。

  表现之二,受不正确的政绩观导向,往往对一些看似十分重要,而其实就是企业包袱的“鸡肋”项目或工程当舍不舍。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想把企业经营得出类拔萃,是值得称道的一种大志向。不过,落实到具体实践,理应具备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切忌为好面子去做那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据说,国内有一家公司集团中有个子公司出现了严重亏损,在董事会讨论是放弃还是继续经营时,有人就提出,放弃它会影响公司集团的形象及业绩于是,形成了一个“添油亮灯”决定:为挽回已投资的1亿元,追加投入3000万元帮助这个子公司扭转颓势;一年后,看其发展无望,又投入5000万元,企图救活1.3亿元;第三年,再投入8000万元去抢救1.8亿元。结果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欲罢不能,越陷越深。

  对一个已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失去生存发展能力的企业或项目,明知无力回天,从大局着眼,缘何不能像一个人被毒蛇咬伤为保住性命必须决然断腕那样,敢于舍去呢?

  类似情况,还反映在对待某些应该实施破产舍弃的企业上。企业因经营管理失误,或者由于产品在市场上进入衰退期,失去生存与再发展能力,且又符合《企业破产法》规定,往往却碍于面子久不对其实施破产。如此这般,常会导致宝贵的资源被浪费在本不该或不该再投入的地方,使很多未来的发展机会白白淹没于“昨天的祭坛”。

  表现之三,受强烈的增长欲望驱使,踏上“多元化增长陷阱”之路而不知止步。

  企业搞多元化发展无可厚非,但前提是,战略上必须首先明确什么不该、也不能去做。一般说来,传统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的策略更应注重取舍,决不能轻易跨行业涉足现代高科技项目。因为,即使项目论证的前景再辉煌,毕竟隔行如隔山,企业原有的自然资源、市场资源、知识技能、人才结构等要素优势,在新的领域里常难以得到发挥;加之中国的市场经济尚未发育健全,这种涉足风险性很大。

  不难见到,有些企业家对财富的追逐、对成功的渴望表现得十分强烈,并且过于相信自身的“无所不能”。因此,每当谈到企业的发展,总是动辄就要“做大做强”,争“最好”和“第一”。殊不知,能否做到“最好”、争到“第一”,并非是凭企业家个人的愿望所能实现的。前人有句至理名言:“大智知止,小智为谋;智有穷,而道无尽。”不知止而妄为,常常在迷失自我的同时也使公司发展迷失了方向。据媒体披露:国内有家企业要上一个项目,自认为是“大企业”,要有气派,设备技术引进要求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投资再大也在所不顾。项目建成投产后,因国内市场对其产品的价格承受力有限,使得企业未来的发展步履维艰。

  国际企业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就曾指出,“增长应该是把事情做好后的顺带结果,其本身不值得作为目标。有时候增长欲望恰恰是损害企业行为的根源。”当年,马胜利四处兼并纸厂,搞规模扩张,以失败告终,就是经济规律对不切实际的强烈增长欲望的惩罚。

  如何做好企业未来的发展取舍,通用电气公司(GE)的战略取舍,很可以让我们学习和思考:杰克韦尔奇接任通用CEO后,就着力思考怎么样摆脱庞大多元商业帝国的痼疾,使GE这样成熟的综合性大公司像新兴小公司那样蒸蒸日上。他为此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性取舍。接任的头两年,他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包括中央空调、家用电器等GE昔日的起家业务。正是这一系列“壮士断腕”般的举动,确保了通用在优势领域“数一数二战略”的推进,最终成就了新的GE神话。

  在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更具有追求价值。因此,他们执撑企业,只求“做强”,而不求“做大”;只求“百年”,而不求“百强”。笔者以为,这正是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缘何只有7.3年而不像发达国家著名企业那样“长寿”的根本原因!

  企业发展取舍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放水养鱼”,以利企业养精蓄锐,开拓更为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表现之四,对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的预测缺乏以求真务实的战略思考作为基础。这是导致公司发展取舍失误的一个通病。

  在一些地方,有的人很喜欢搞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国民经济有五年规划,企业也照葫芦画瓢来个五年战略规划,而且每每把规划作为一定得完成的目标来实施,被规划牵着鼻子走。

  其实,“战略规划”与“战略思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对企业有关的资料作出分析后得出的“结构化方案”;而战略思考则是紧密结合企业运营实际开展的一种创造竞争优势活动,聚焦点是商品市场。市场瞬息万变,规划却相对静态,缺少灵活性,盲从规划,极易招致失败。尤其那些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更应该依据市场变化随时作出取舍应变调整,使规划服从于企业运营活动。

  表现之五,企业在发展顺利时不愿分析和认识自己的不足,常满足于已获得的成功,一叶障目、固步自封。

  有些企业,成功了就一味强调发展,不分析不足,不寻找问题,不正视公司发展的底线及商品市场的饱和度,不能根据其尽快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变被动为主动,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失败了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盲人骑瞎马”,陷入盲目取舍的怪圈。

  企业没问题,作出调整,是战略性的、主动的;企业有了问题才调整,就变成了被动。这都需要正确取舍。

  通过对上述五种发展取舍表现的思考,能得出一个判断:要能够比较理性地取舍企业未来的发展及运营战略,企业决策者必须格外的重视确立“全景思维,求实创新”的取舍观。无论是宏观的战略定位取舍,还是微观的企业经营管理运作取舍,都应当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们强调企业家要有正确的取舍观,实质上是在探讨如何有效处理企业战略知与行的关系。因为,企业行为的取舍,企业战略的实施,都来自于企业家的思考与践行。

  首先,企业家是企业的代表。所有的企业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企业家的行为选择。无论是西方的“管理层说”,还是中国“行政负责”式的管理传统,都强调“企业意识”要通过企业家的具体行为来表示。只有通过考察企业家的战略思考取舍及规划取舍,才能理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目标,才能进一步量化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并理解这一些因素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其次,强调企业家的认识和行为取舍,突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科学思维模式。这一方面是对理论思维、学院思维、“本本思维”的不足的反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实世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理论的促进。在世界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条件下,企业应变竞争能力的加强,正是来自企业家反应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加强,以及奠基于此的取舍行为。

  对于战略实践者来说,理论包袱太重难以走远,而简化又可能会引起忽略有几率存在的重要的条件。因此,以上问题,有待企业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加以领会与掌握,从而完善企业的取舍行动。

  总之,不仅要看到公司发展取舍的重要性,而且还要看到企业家的取舍认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这才抓住了真正学会取舍、懂得取舍、运用取舍的“牛鼻子”。

  看到了这点,就可以在静态分析中掌握动态取舍。比如,在动态的时间段上梳理取舍的内容与方向,在静态的大局上摆明主次。

  看到了这点,还可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其在巨变中的中国,及时地调整方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正确反应,而不是只停留在头脑的认识、理论的完善阶段,真正地将取舍付诸实践。

  看到了这点,就能够超越狭隘的竞争,谋求共生共利的局面,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突破。

  无论是追求人生成就的取舍,还是公司进行发展的策略的取舍,都必须依循客观规律办事。从某种角度上看,舍,即是得;什么都舍不得,最终可能什么都抓不住。所谓“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的说法,就表明了,懂得取舍,善于取舍,世间会少有缺憾之事。因为,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来,就是一个“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并不断地在“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中演绎的进程。

  或许,是因为人的天性从来就惯于“取”而不惯于“舍”,古往今来,许多人在描绘自己的人生理想时,总是把“取”视为“理所当然”,而将“舍”当做是“不应该”或“不得已”。

  于是乎,在“自我”的心境中,追求成就人生的意义变成了“占有”,而自我价值的体现仿佛又是由一个又一个“取得”勾勒而成的“如意美景”;因“舍”而导致的失去,便成了个人心中莫名的痛苦或缺憾,甚至被看做人生败笔。

  现实生活中,许多因“舍”而失的现象,其实偶然中有必然。不深谙取舍之道,只习惯于“取”,而不习惯于“舍”,弄不好就会深陷入生欲望的陷阱而难于自拔。重取轻舍,表面看,似乎颇具进取之志,很有博弈人生之勇,实质上,却是“骨子里”的异常脆弱,根本经受不起任何人生挫折的磨难。

  世界上没有一点一样东西,包括名誉地位、万贯家财等等,是可以为人真正拥有的。在很多时候,得到的并不全是幸福,失落的也不一定就是遗憾。人们不该太在乎“取得”,为失去或缺少而感到痛苦或遗憾。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一切成败,从得与失的终极意义上说,都不过是人生阅历中的过眼烟云,或取或舍,彼此间并无实质上的差别。试问,就连最宝贵的生命都难以违拗自然法则,更何况是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当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与某种不幸不期而遇时,最需要的是审时度势,以一种理性的取舍行为加以妥善处理。如此,就可以与真实的人生走得更近,贴得更紧,获得一种既包容又超越“取舍”的人生体验。

  这绝非意味着在人生取舍上提倡佛教的“无我”、“无欲”主张,也不是崇尚“宿命论”及“虚无主义”的消极、悲观人生哲学。恰恰相反,强调懂得取舍和善于取舍,正是为了正确引导人们面对现代商业社会的种种名利、地位、情感诱惑,能够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精神,处理好个人与事业、与家庭、与他人、与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使自己的道德情操更高尚一些,人格精神内涵更深厚一些,进而在追求人生意义、展现自我价值、争取家庭幸福美满等方面,迈出的步履更踏实、走出的征程更远大一些。

  没有一个人不渴望成功,也没有哪一家公司不追求持续发展、长盛不衰。然而,在关系得失成败的取舍上,并非是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能参透其中蕴涵的智慧玄机。如果说,善取巧舍作为一种成就人生的智慧,尚可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弥补的话,那么,成大功者当具有的一种“超越取舍”的心态和思想境界,则是需要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的前提下加以经年的深修与磨炼。

  每个人心中都有难以割舍的欲念:对权力的向往,对财富的渴求,对亲情的眷恋有句名言说:“取舍之心成巧伪”,意思是,若有取舍之心,便会对一切好境产生投机取巧而取之的念头,百般要取得那个好境。对于常人来说,只有当自己真正地“超越取舍”,才有机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名利、福禄、情感所诱惑,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取舍有道”。

  往往,为了一种信念而献身容易,活着能坚持一种信念却很难。不管是常人还是肩负重任的企业家,也只有当他看薄了名利地位,乃至看薄了自己之后,才可能平静地思考怎么样作出正确的取舍。一个在名利、地位、财富及情感上患得患失,不知自尊、自重的人,很难在追求真实人生的旅途中有胜人一筹的取舍之举。

  若论及如何能以平静心态对待个人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取舍,当代企业家中,李嘉诚的“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理念,柳传志的“拐大弯”取舍之道,牛根生的“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经验之谈,都不失为懂得取舍的典例。而作为现今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的董事长王石,在年富力强、大有作为之际,能做到急流勇退,把万科交给了年轻人、交给了团队。他说,万科不是他个人野心的结果,而是他的一个理想,一件艺术品。有位作家这样评价王石:“万科让王石个人的梦想得到实现,得到延伸;同时,万科因为处在一个严谨的企业生态里,也促使王石不断地自律,因为他希望这个梦,能做到更长久,更接近完美”

  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仅有财富而没有社会责任感,只有资本实力而缺失社会、商业伦理道德,光有赚钱的本事而缺少人性良知,这样的人只能凑合成一种残缺不全的社会力量,不可能聚集为一个富有社会影响力的阶层,当然也不可能赢得真正的力量和应得的尊重,充其量,也仅算得上是一个与真实人生擦肩而过的“历史看客”

上一条 返回列表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