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

日期:2024-01-25 来源:集团新闻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矿地院”)隶属中央企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现坐落于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桂林矿地院现占地面积180余亩,拥有总资产10亿元,从业人员近900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和中国有色集团层面等各类高品质人才32名,科研技术人员近300名。桂林矿地院下设5家研究开发机构,并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8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地质勘查、矿权经营与矿业开发、超硬材料研发制品、工程勘测考察等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同时积极做出响应党和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矿产勘查技术服务及新材料产品营销售卖业务,并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东南亚老挝、印尼等多个国家成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粉末冶金/电气自动化专业等相关专业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一体化/自动化专业等相关专业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超硬材料/粉末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等相关专业

  1、本硕:(1)国内岗位8-12万,国外岗位18-25万;(2)享受桂林市人才补贴:本科生5000元;硕士研究生1-4万元,购房补贴最高15万。

  2、博士:国内岗位20-25万,国外岗位30-35万;公司安家费20-30万;根据桂林市人才层次认定情况,享受桂林市人才补贴4-8万元;购房补贴15-30万元。

  3、符合条件人员享受3年税收返还优惠;在桂林公积金缴费满6个月,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可享受60万元。

  (二)股权激励:公司目前已有2家子公司(百锐光电公司及特邦新材料公司)已实行员工持股激励,别的业务板块目前在积极地推进中长期激励改革,员工有机会参与持股激励。

  1.极具竞争力的薪酬:科学技术人员工资实行工资总额单列;每年1千万元科研及人才专项激励;股权激励、提成、科学技术创新奖励等。

  2.社保及两金福利:公司为员工缴交社会保险、公积金及企业年金,其中单位为员工缴交公积金比例为12%,企业年金缴交比例为5%。

  3.住房福利:依据公司房源情况,本科及硕士生,公司安排入住套间,一人入住一间;博士生安排1人入住套间;另企业来提供住房补贴。

  4.休假福利:员工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周末双休,广西特有三月三休假、公司特色福利假等。

  5.职称评审权:企业具有初、中级职称评审权,中色集团拥有副高及正高级职称评审权,以及双通道、多序列晋升机制。

  6.其他福利:伙食补贴、防暑降温补贴、节假日福利、差旅补贴、劳保福利等。

  招聘邮箱:,请按“姓名+学校+专业+学历+应聘岗位”命名个人简历及邮件主题。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桂林院”)前身是重工业部地质局矿物检验所,1955年创建于北京,1970年迁至桂林,1983年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并明确为直属地师级事业单位,1999年转制为高科技企业,2000年归属广西区人民政府管理,2011年成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企业,2020年7月成为中色集团全资子公司。现下设矿产地质研究所(地质事业部)、博泰环保研究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测试中心和“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特邦新材料公司、工程公司、百锐光电公司等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建院以来,中色桂林院相继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危机矿山找矿、核心研发技术等多项重点任务,形成科技成果3000余项,荣获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300多项,其中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输出矿产地质成果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地质找矿核心技术及成果处于行业前列;依托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平台,新材料成果输出形成的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作为科研院所,中色桂林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和极具竞争力的科研平台。公司总从业人员近800人,在岗职工400余人,科研技术人员占比75%;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近82%;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68.7%;拥有国家级、省市级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拥有1个国际组织平台(国际标准化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单位)、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部级平台(成矿机理与矿物材料开发重点实验室、广西院士工作站、广西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等)、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广西级人才小高地;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

  近年来,中色桂林院响应党和国家“走出去”的号召,热情参加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展矿产勘查技术服务及新材料产品营销售卖业务,并在赞比亚、刚果(金)、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成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勘测考察等项目近百项,带动当地千人就业,提交各类有色金属资源量800余万吨,形成了广西最早“走出去”企业之一的先发优势、人才优势、品牌优势和带动优势。


上一条 返回列表 下一条